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活動法喜】以病人為師-面對死亡的智慧講座心得

10月17日下午,天空飄著細雨,我抱著期待及疑惑走進新店分會的大樓,參加護法總會新店分會啟用系列,由臺大醫院家醫部緩和醫療科主任蔡兆勳醫師主講” 以病人為師-面對死亡的智慧” 第四場講座。

父親已經罹患失智症逾十年了,去年經醫師診斷為嚴重失智,當時曾詢問還能有何積極的治療或藥物,能幫助父親延緩病程,醫師只緩緩地搖頭說:「後續就是安寧照護了」。那時的我,扶著步履蹣跚的父親,緩慢的移動著,心中充滿著愁苦與悲傷,不願意去面對這個議題,期待著還能同父親一起攜手漫步;迄今,父親已經幾近無法下床,畢竟失智老化是不可逆的,我們也只能選擇面對。

非常感謝分會辦理這議題講座,蔡醫師有著絕佳的演說能力、唱作俱佳,活潑的將一個嚴肅的話題,描述的生動有趣,以他在這專業領域多年的親生經驗,跟大眾分享有關重症生命末期的醫療及照護,應有的正確觀念及態度,破除愚孝的迷失。蔡醫師不僅照顧了病人的生、心、靈,也協助重建修補家屬親友和諧的關係,分享了數段與病友互動的短片,家屬溫馨的回饋,最令我感動的是,在癌末病友有限的生命,甚至僅有短短的數周內,從抗拒、憤怒、不願意放下,到鬆開雙手能勇敢地去面對死亡,令人佩服台大團隊的用心及努力。

蔡醫師也引用了聖嚴法師的四他,來面對生命的無常及病終死亡的不可逆,也提到「善終必先善生」、「學會死亡就可以學會生命懂得生活」,死亡是可以也必須去學習的,如何在生命的盡頭來臨時,有好的死亡品質,就要有正確的生活態度;病友臨終前的懺悔、請求原諒及寬恕,更讓我覺察到,趁著尚能自在呼吸的當下,隨時擁抱及感恩身邊的人,勇於認錯、該懺悔、去彌補,不要讓今日的作為變成明日的遺憾。

借用蔡醫師在演講中引用的話「死亡如陰天中的烈日,讓人不敢睜開雙眼」,在聽完演講離去時,入秋的戶外已經昏暗,但在陰雨中我卻看到了光亮,心中如此的清明,一抹來時的徬徨及無助,我已明確的知道,要以自在無懼的態度,陪著父親走完人生的最後一哩路。

◎圖文提供:新店分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