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感恩與珍惜法鼓山護法總會對信眾所舉辦的各種教育活動,3/26~3/28「勸募會員返校日」有別於以往的成長課程,主要是向勸募會員分享法鼓山軟硬體呈現,以表感恩!
這次活動主辦單位是法鼓山護法總會,當我們到總本山進寮房安單時,床上放了一張卡片和一顆蘋果,卡片非常細緻,每人的名字是印上去,真的感覺到主辦單位很用心!
第一堂課是由法鼓文理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分享博雅教育理念,輪廓清晰。
第二天早上5點半起板後,護法總會法師帶我們到海印三昧,一大片青綠的樹和大片草坪,法鼓山猶如淨土般。
護法總會常哲法師很親切地與我們話家常,告訴我們凡事用感恩心來接受,用報恩心來奉獻,他都是本著這樣的心態。
心靈環保研究中心主任黃信勤老師分享「不平常的日常」,法鼓山在環境的關懷上很用心,法鼓山這麼多的階梯,是為了不破壞山坡地形,注重「環境倫理」,原來倫理不只是用在人身上,環境比我們先存在,大自然環境對我們的福蔭,人要懂得與大自然和諧共生,在水土保持上,更用心的做了好多個沉沙滯洪池,在幾次的颱風中發揮了功效,因為有了滯洪池,讓金山市區免於淹水。
還有對環境動物友善的夜燈照明,這種種的作法,原來都是符合「里山」的理念,建立正面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實踐人類社會與自然和諧共存,所以我們法鼓山也被選為「里山」在北部的示範區。
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老師的「佛法與我的生命故事」,告訴我們聖嚴師父的高瞻遠矚,要與國際接軌,舉辦國際性的論壇,讓大家對法鼓文理學院倍增信心。
「積木巧作用,心靈重建構」的周淑菁老師,讓大家重拾童心、重建心靈,老師告訴我們只要單純的心把積木堆疊起來就好,大家用安定心靜靜地享受在堆疊中,當積木被推倒時,聽到大眾一陣譁然,也是一種心靈重建的體驗。
「聽見花開的聲音」,花開如何聽得見聲音?
生命教育碩士學位學程主任楊蓓老師說,師父在閉關時,心很安定,感官很敏銳,螞蟻在地上爬的聲音都聽得到,那聽到花開的聲音就不足為奇了,花開自然有花謝,生命中的風吹雨打,都不是白過,回頭觀照,原來自己過的這麼精彩。
楊蓓老師很感性的讀了她寫給聖嚴師父的一封信,充滿弟子對師父的懷念,並說經過這麼多年來,這才體會師父當初堅持要建法鼓大學的用心。我想千江有水千江月,師父就像月亮一樣,映在每個人的心中,每個人的內心都是深深的感念師父的教化,讓生命從此改變與成長。
到了晚上方丈和尚果暉法師分享他每天的拜佛堅持不間斷,每天也用最輕鬆的腳步慢跑。方丈和尚感恩大家、還特別關懷95歲的資深勸募會員。
護法總會的法師以「燈燈相續」,帶領我們發願,然後捧著燈,走大願橋,到法鼓文理學院,象徵著自己學佛,再發願將佛法散布人間。
讚嘆大願校史館主任辜琮瑜老師22歲就在華岡上師父的課,從此一路走來,從法鼓大學到法鼓文理學院的轉折,辜老師都有參與,而且對這一切的一切,用心的思慮,將它紀錄下來,用前進的科技技術展現,第二天介紹校史館時,娓娓道來,如數家珍,對勸募會員的感恩,也以很有創意的科技展現,真讓人佩服!
人文社會學群學群長陳定銘老師的「心靈環保與經營管理」,現代的趨向是,企業越來越重視心靈環保與企業的結合,心靈環保對各行各業每個人都需要,只要觸動心靈良善的弦,生命從此就可以向上向善。
最後由僧伽大學教務長常啟法師介紹僧大,讓我們了解培養僧大的過程,也由僧大的執事法師帶我們參觀僧大的教室,最後在聖嚴師父勉勵僧大的影片中,滿載而歸,師父說我們要用佛法利益自己,利益他人,契而不捨!
課程安排非常豐富跟用心,但我更讚嘆的是法鼓山護法總會這份心,就如同大家朗朗上口的言教不如身教,
讓人感動是最珍貴最有力的!
◎文:松山分會 許慧妃
◎圖:法鼓山護法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