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地區資深悅眾陳雅臻具有特教及社工雙重專長,她分享愈咀嚼〈四眾佛子共勉語〉愈認知到這是將佛法實踐在生命中的具體方法。
陳雅臻服務的領域,包含身心障礙學生、資優生的特殊教育,也擔任家長、老師、學校間的溝通橋樑,「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這句共勉語,讓她體會最深。所謂「敵人」,往往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對立的關係與態度,若能帶著一顆真誠關懷的心與人接觸,沒有了對立,「敵人」也就不存在。
生命故事陳雅臻
「真正的敵人,往往是自己。」陳雅臻分享,面對「自己」需要佛法的智慧,正面解讀、逆向思考,學習「做過,就放下」,漸漸讓自己少煩少惱。除了自己實踐,她也希望學生受益。由於輔導的孩子裡,許多人無法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人際互動因而產生障礙,她以真誠的關懷與陪伴,慢慢感動孩子,建立安全感與信任感,也期盼喚起他們的慈悲心,去轉化內心負面和對立的情緒。
一般常以「為了廣種福田,那怕任怨任勞」來鼓勵、讚歎義工,陳雅臻卻以這句共勉語,度過一個溫馨的除夕夜。她回憶某一次過年,全家人回鄉下和老菩薩、親友圍爐,年夜飯後,由於天氣實在很冷,洗碗槽卻沒接熱水,大家都不想收拾善後。於是她便對女兒說:「平時我們都去道場做義工,今天我們來做家裡的義工吧!」女兒一聽,喚起平時廣種福田、服務奉獻的心,馬上起身收拾。母女倆一開始動手,其他家人也跟著加入,冷天洗碗的苦差事,隨即變得溫暖起來。
二十句共勉語,句句都是法寶,陳雅臻更以「三寶萬世明燈」這一句,作為生命中不變的指引與方向,她相信這盞以「佛、法、僧」建構起來的明燈,終會照亮前方,帶領自己在學佛路上,永不迷航。(本文取自<護法季刊>2016.10第8期)
◎文:林何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