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更有信心承擔責任

一九九二年因朋友接引參加農禪寺念佛共修,侯智騰一路從護持會員、勸募會員到三度擔任士林辦事處召委,也一起參與了法鼓山的成長。談到護法總會於五月三至五日舉辦的悅眾成長營,「參加過後,對擔任召委更有信心了!」


活動心得侯智騰相隔了十一年再度參加悅眾成長營,課程與時俱進,也更加強分組交流,讓他從中獲益良多。他分享,講師從企管顧問角度,談改善關懷時的溝通技巧,讓他學會態度更溫和,更要有同理心。「以前不自覺會以『我』為出發,認為自己在關懷對方,卻很少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態度難免『理直氣粗』而不自知,老師點出了關懷的盲點。」


「心五四」、「心六倫」的精神與運用,讓學員重溫聖嚴師父的精神與法鼓山的理念。「心五四中,我最受用的是『四它』,無論面對任何情境都可以運用,可以說是為人處事的通則。」「四它」早已成為侯智騰生活中的指引。營隊中的混合分組討論,讓侯智騰發現:每個地區的現象有共通性,透過同組成員彼此交換心得,感受到原來大家都在一起。「這是很大的收穫,參加完成長營後,更清楚自己所在地區的優點,也明白自己的責任與目標,更有信心做好召委的工作。」


雖然各地區都面臨信眾老化問題,侯智騰卻觀察到:「士林地區特別明顯,許多信眾年齡都大了,連我都從三十幾歲變成六十歲出頭。」不可否認,年長者活動力比較弱,因此他以聖嚴師父開示的「老幹新枝」為努力目標。要凝聚長期支持護持的資深會員,透過辦活動,接引他們多出來「走動」,像今年三月舉辦的新春團拜,有一百六十位會員參與,許多好久不見的資深會員也出席了,這讓大家更有向心力、行動力。同時要多接引新人加入,所以辦事處正積極爭取開辦快樂學佛人、福田班、半日兒童營等課程。


另外,世代交接也是刻不容緩的事,「第二度擔任召委時,我發願讓士林地區十年不缺召委,培養願意承擔護法責任的人,很自豪做到了。」十年過後,侯智騰再次承擔,秉持著師父說的:「急需要做,正要人做的,我來吧!」現在,他再次發願未來十二年不缺召委,要培養有承擔力的人,激發出服務大家的熱情與共識。(本文摘自<護法季刊>2019.7 第19 期)


◎文:邱惠敏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