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經驗傳承,護法無縫接軌

經驗傳承,護法無縫接軌-周金城、楊國雄

北三轄區的大信南地區(大安、信義、南港、汐),地處臺北市、新北市精華
地段,關懷的區域幅員廣大,光是勸募會員就超過四百位。一路走來,地區悅眾總能歡喜承擔護法執事,使地區事務運作順暢,人力調配游刃有餘,原因何在?

以報恩心歡喜承擔
「這全得歸功歷任召委的努力,讓組織制度化,加上悅眾不重複領執,適時接引新菩薩,儲備悅眾人才;而卸任的菩薩則從旁協助,傳承經驗,讓新領執的菩薩得以安住,也讓地區事務無縫接軌。」現任召委楊國雄分享大信南地區不因人事更迭而影響護法運作的原因。安和分院監院果旭法師也認為,執事悅眾彼此互相提攜、互相補位,這份奉獻精神,共同成就了每一個任務。組織制度化讓「事」的運作有了指南,而「人」的和諧更是地區事務運作流暢之鑰,具備耐心、包容的溝通能力,成了召委最核心的要件。從二一○○年起承擔兩任召委的周金城,就是這麼一位善於傾聽的協調者。

「親近法鼓山二十多年,佛法及聖嚴師父的法就是對我最大的關懷。」周金城娓娓道出學佛讓自己學會心不隨境轉,以報恩心歡喜承擔不熟悉的大信南召委一職。奔忙於地區事務,他淡定地說,地區營運難免出現不同的聲音,需要耐心溝通,遇到挫折只要抱持:「人生在世,十之八九不如意。」對人、對事的包容自
然增長。

就是這份從容,讓周金城優游於地區事務的協調,即使領執期間曾罹患膽囊炎引發敗血性休克,依舊不退轉。這份承擔,讓擔任十年副召委的楊國雄深受啟發:「當時周師兄對我說,地區人力傳承需要新血投入,組織才會健全,當了十多年副召,若不再往上,會卡住其他人,水都不能流了。」這幾句話讓他幾番掙扎,最後歡喜承擔召委。

換一個位置,不代表離開

為了使新任召委安住,也讓執事經驗有所傳承與銜接,卸下召委的周金城繼續擔任副召,適時協助。有了這樣的典範,讓大信南地區的悅眾將「換一個位置,不代表離開」奉為圭臬,共同協助新接任者,圓滿地區事務。

楊國雄說,考量執事經驗的傳承,現階段大信南地區組織朝向制度化及小而美發展,讓運作更具效率,「我們以副召為培育召委的搖籃,組長以下還規畫二位以上的副組長,悅眾不重複領執,讓不同菩薩來承擔,作為儲備人才,未來可以順利承接各項職務。」希望藉此永續護法任務。


此外,大信南地區也在安和分院的協助下,善用法會及共修因緣,接引菩薩參與護法義工,監院果旭法師「借力使力不費力」的妙方,讓部分地區活動報名人數爆滿,弘法、護法體系齊心,共同傳承法鼓山的理念。

兩人共事多年,言談之中盡是感謝,在繁忙的召委事務中,兩人對法鼓山的「召委法門」有甚深體悟,一致以聖嚴師父的教誨「隨順因緣、盡心盡力、隨緣努力」為處事原則,將執事視為調心的契機。(文/陳麗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