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關懷陌生人 利人便是利己

像鄰家大姊一樣的員林區資深悅眾陳叔妝,總是用溫暖的心來關懷身邊的人。七、八年前,一位久未聯絡的老同學,帶著八十歲的老母親,特地從臺北南下找她,請她幫忙關懷剛離婚的弟弟。


原來在老母親心中,弟媳是一位好媳婦,然而個性剛強、愛面子的弟弟,卻拉不下臉把弟媳找回來。捨不得老媽媽年紀這麼大,還為子女操勞,更不捨一個家庭支離破碎。陳叔妝二話不說,一口答應老同學的請託。接下這項「不可能的任務」後,她當晚一夜沒睡。同學希望「不要讓弟弟知道我們找你去」,然而,她並不認識同學的弟弟,沒有人引薦,怎麼做關懷?想到同學告訴她弟弟家開早餐店,於是想出一個方法,決定每天早上騎腳踏車,到同學的弟弟家吃早餐。


沒想到第一天騎上腳踏車,才到家門不遠處的十字路口,陳叔妝就騎不動了。原來高中畢業後,她未曾再騎過腳踏車,同學的弟弟住永靖鄉,離員林有段距離,加上騎折疊式腳踏車,「腳真的踩得好累啊!」當時她腦海中浮起「盡心盡力第一」這句話,兩條腿又產生了動力。一個多鐘頭後,雖是精疲力竭抵達早餐店,卻也開啟了這趟「關懷陌生人」的起點。往後每天,她成了早起運動的人,「順道路過」早餐店休息,成了同學弟弟店裡的熟客,自然地互動起來。順著聊天內容,她開始帶一些生活化的結緣隨身書,例如談家庭溝通、自我成長、身心安定等主題的小冊子,與同學的弟弟分享。


有一天到早餐店,發現店內多了女主人,原來是同學弟弟去接太太回來,一家人團圓了! 之後一段時間前往關懷,同學的弟媳告訴她,先生的一些觀念和想法,這段時間改變很多,還跟她說:「如果有機會,可以找我先生去法鼓山做義工。」看到圓滿的結果,陳叔妝內心非常歡喜;而長時間運動下來,她的身體也愈來愈健康,「這正是聖嚴師父講的『利人便是利己』啊!」(本文取自<護法季刊>2016.10第8期。)


◎文:陳玫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