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人最難度了!」這是許多學佛人的心聲,有時家人甚至是學佛的阻力,於此,陳子嵐可說心有戚戚焉。花了十幾年時間,她才慢慢接引同修李笠彰學佛、親近道場。現在,兩人各用不同的方式來護持佛法。因先生想法比較傳統,希望女人要「顧家」,所以一開始陳子嵐在家誦經自學,尤其懷兒子時誦〈普門品〉與《地藏經》,更從此吃素。後來因她想學禪修,當時南部教禪修的道場不多,因而與法鼓山結上了好緣。她利用先生外出工作的時間,到高雄紫雲寺參加共修與擔任義工,還有於二○○四年投入勸募行列,在學佛的路上很歡喜,但他的先生可不這麼認為。
「我前腳才剛走,你後腳就跟著走!」陳子嵐生動地形容當初學佛時,先生一副認為她不顧家要造反的語氣。但李師兄不贊成不是沒原因的,因為宗教詐騙新聞屢見不鮮,他很害怕太太被騙,因此兩人的關係不免緊張。但陳子嵐學佛後,知道爭執必會造成惡口,而且聖嚴師父也常說,學佛的人要先安家,所以當先生有情緒時,她就退一步「冷處理」,同時做功課迴向給先生,慢慢地,先生看到她親近法鼓山後的改變,對於學佛就不再那麼「反感」。
為了讓先生知道她在外面「到底在做什麼」,陳子嵐七、八年前鼓勵先生參加高雄三民精舍的禪訓班。不過,他對親近道場還是有疑慮,不會主動參加紫雲寺的活動。但現在情況終於有了改變,去年先生在美濃買了塊地,自己種植無毒蔬菜,在陳子嵐鼓勵下,將收成供養紫雲寺,也是供養三寶,為自己多培福。第一次送菜,子嵐師姊陪他一起到紫雲寺,接著,就藉口有事要他自己去,希望他多多親近道場。
「李師兄現在會進來禮佛!還會很歡喜地說,是大家給他機會種福田,跟大家結好緣。」高雄紫雲寺的專職廖珍榕提到,陳子嵐的先生剛送菜來紫雲寺時,非常靦腆,都默默地將菜放在大寮就離開,現在這樣的改變很不容易,而且,紫雲寺的法師或專職邀他來共修,他只要答應了,就一定會來,例如去年水陸法會也到紫雲寺共修。「現在是法師與其他師兄姊的一句話,勝過我說十句!」陳子嵐笑著形容先生的轉變,也開玩笑說:「我和同修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本文摘自〈護法季刊〉2016.01 第5期)
◎文:邱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