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不休息菩薩!

能在法鼓山學佛奉獻,我這一生, 沒有白過!」走過生命低谷,再度回到法鼓山承擔執事的臺中資深勸募 鼓手蔡淑媖,回首在四十多歲、身心狀況最好的時候走進法鼓山,跟隨聖嚴師父學佛,眼中充滿了感恩的淚水。

三十年前,蔡淑媖收到朋友送來一份《人生》雜誌和劃撥單,看到師父要辦教育的訊息。只讀到初中的她,深知受教育的可貴,於是填了劃撥單,開始護持法鼓山。得知需要勸募會員,她打電話到農禪寺表示要加入。同修問她:「為什麼做勸募?那是伸手跟人要錢的!」 她回應:「有什麼關係,錢又不是放在 我口袋!」她知道,把錢放在推動教育上,是利益世代子孫、迫切要做的事。

身為家庭主婦的蔡淑媖,從熟悉的生活圈開始,固定買菜、買水果的攤販、照相館等,都是她接引的對象。 每個月到護持會員家收功德款,她都會聊聊日常大小事,會員家中有孩子要聯考了、媳婦剛生了孫子…… 點點滴滴,她都記錄在簿子裡,下回再去,她都會關心地問:「您兒子考得怎麼樣?」「孫子有沒有長大一點啊?」真誠的關懷,讓每個會員 感到很窩心。

一九九一年,蔡淑媖第一次參加禪三,之後經常北上農禪寺和法鼓山。除了跟 隨師父打七,還擔任義工。有一回禪七 後,她繼續留在農禪寺,師父看到了問她:「淑媖菩薩,你怎麼還沒回去?」 她回答還有下一場活動要護持,師父不 禁讚歎她:「你是﹃不休息菩薩﹄!」 回到臺中,她同樣還是不休息,當年臺 中分院在忠明路開辦禪訓班、禪坐共修,她都去排蒲團、做示範,也在關懷學員的過程中,接引了很多人來護持。

十七年前,蔡淑媖的兒子車禍意外往生,留下稚齡的孫子,一肩扛起家庭生計的她,不得不暫向法鼓山告假。即使 為經濟重擔忙碌,她仍一心惦念法鼓山。 二 ○○七年,師父最後一次來臺中關懷, 她默默跑去逢甲大學體育館。看到師父 拖著病重的身軀開示,眼淚頓時奪眶而 出:「師父真的是在為眾生獻身命啊!」 得知當時正在推動「 5 4 7 5 大願興 學」,她發願接引一○八位,不到兩個月,就有兩百多人護持。

「多懺悔、積聚資糧、學方法,並回歸團體中修行。」蔡淑媖道出自己一路學佛修行的體會,並鼓勵大家:「當我 們四肢能動,有能力、有因緣當義工、 做勸募,就好好當、多多做,那是生命最好的資糧!」

◎文: 陳玫娟
◎本文採自<護法季刊>2020.01復刊第21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