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選擇分類
關鍵字

法鼓山是一個以「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為理念、推動心靈環保、弘揚漢傳禪佛教的佛教團體。除了海內外各分寺院道場之外,於國內各縣市亦設有護法總會分會,作為地區弘化的據點。

法鼓山各地區分會平日多舉辦念佛共修、禪坐共修,以及各項生活禪修、互動聯誼等課程或活動,讓地區民眾透過學習、互動,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分會多位於交通便利之處,歡迎大家就近前往參與各項活動,一起體驗心靈環保的美好。

民國84年,金山地區的法鼓山信眾自發地成立了助念組,關懷金山地區的民眾。商借當時助念組組長張炫煐師兄和林明雪師姐的店面,以讀書會的方式來精進。直到隔年,因共修...
因為認同,所以攜手在學佛的路上前行。與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比鄰的三芝石門地區,由於地緣關係早期在法鼓山的關懷弘化中與金山萬里地區合稱為北海岸地區。之後,因緣變化而獨立成為三石分會。
法鼓山在台灣最早成立的共修處,法鼓山的地區分會分佈於全台各地,默默地扮演著弘揚漢傳禪佛教、推動法鼓山理念的推手。這天,帶著一顆雀躍的心來到法鼓山基隆精舍,因為我們要來發掘法鼓山第一個共修處的歷史瑰寶。
法鼓山護法總會淡水分會成立已24年!秉持法鼓山「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關懷與教育的腳步,不曾停歇。自民國87年草創起,歷經了三次遷址:緣起自竹圍共修處,淡海共修處,民國93年遷至新民街現址,轉眼又是17個年頭。
北投,一個瀰漫著濃濃溫泉文化氣息的地方。來到北投,城市裡的節奏也會隨著溫泉的靜靜流動而緩慢下來。法鼓山的發源地中華佛教文化館及農禪寺就位在北投這個充滿人文風情的區域中,而北投分會則在此區扮演了法鼓山弘揚佛法的推手。
歡喜來念佛 快樂作義工。每個星期三來到法鼓山護法總會重陽分會念佛是一件重要的事。傍晚時分,吃過晚飯的阿公阿嬤相約來到分會;下了班的年輕人,騎著機車風塵僕僕而來。隨著共修時間的到來,原本靜謐空曠的空間,頓時湧入了大批的人潮......
用關懷凝聚向心力。早年,在法鼓山的護法系統中,將中山、士林、社子、大同劃分為一個行政區域統稱「中山區」。民國78年,聖嚴法師鼓勵信眾能夠在地區共修,當時並無固定的共修場所,多輪流於信眾家中舉行念佛、禪坐共修。直到民國79年,由熱衷禪修的劉鳳玲師姐出借韻律教室,進行每週一次的禪坐共修。民國85年,程弘慶師兄便提供了處所,作為禪坐共修的場地,中山共修處於此成立了(民國94年更名為「法鼓山護法總會中山分會」)
臨近捷運淡水、信義線圓山站及長途客運轉運站的法鼓山護法總會圓山分會,交通往來十分便利,尤其鄰近廣濶的花博公園,前往分會的途中,空氣中總流動著一股溫暖悠閒的氣息,無論是就近參與或遠道而來,每一位民眾都能帶著輕鬆、自在、歡喜的心情,來到這個溫馨的道場中
法鼓山護法總會松山分會處的最大特色則是成員中多達30多對的「同修」道友。佛教徒稱自己的配偶為「同修」,意思就是「將夫婦中的另一半視為共同修行菩薩道的伴侶」(聖嚴法師《書序II》)。在護法總會松山分會裡,每到共修時間一對對同修善知識便雙雙出現,一同在學佛的路上互相勉勵、彼此精進,這樣的風氣要從分會成立的故事說起。
大安、信義共修處成立之後,除了定期舉辦念佛、禪坐共修外,地區的信眾也配合農禪寺所舉辦的各項活動,諸如朝山、清潔日、義賣及大小型聯誼會、慶生會並規劃安排寺廟參訪活動。
問起護法總會城中分會的成立,幾位資深的信眾齊聲推舉蕭坤進師兄分享早年的記憶。原來,蕭師兄早年跟隨聖嚴法師學佛,當時法師鼓勵大眾要發願,於是蕭師兄便發願要讓更多人一起來念佛、學佛。城中分會十分重視環保教育,舉辦的每一項活動皆以環保為首要準則。
法鼓山護法總會內湖分會位於台北市民權東路六段巷弄間,佇立在幽靜的住辦社區內,佛龕內的佛菩薩聖像透過大片落地窗,關注著往來的眾生,過往菩薩即使路過,也會雙手合十向佛菩薩請安。 二十多年來,護法總會內湖分會不但是凝聚法鼓山信眾之處所,更是提供信眾一個清淨共修安心的道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