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團隊成長課程】學領導、溝通和關懷 行菩薩道

張莉娟老師融合佛法觀念,講授團隊領導與溝通。張莉娟老師融合佛法觀念,講授團隊領導與溝通。

「帶團隊的同時,也是在行菩薩道。」由「心六倫」宣講團副團長、資深企業顧問張莉娟老師帶領的「團隊領導與溝通」課程,為悅眾們講授團隊的定義、和諧運作的觀念、會議的原則等,而標準化的法鼓山團隊,即是依法鼓山的共識來建立,「聖嚴師父所希望的,是我們能建立『悲智和敬』的團隊。」


張莉娟老師引用師父著作《法鼓家風》、《工作好修行》,說明「和敬,是團體共事的原則;悲智,是菩薩的精神。」而團隊溝通合作、和樂相處的法門,就是佛教僧團的生活原則──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戒和同修。我與人「和」的基礎,是從自己出發,「不是要求別人跟我和,而是主動去和眾。」


談到開會時最需要的「見和同解」,張莉娟老師以〈一○八自在語〉其中一則「包容別人時,雙方的問題就解決了。」說明站在同一個角度來看事情,便容易達成共識。會議前是「異言堂」,眾人可以提出任何問題和意見;會議後則是「一言堂」,大家都有了共識,就朝一致的方向來執行。

謝云洋老師(左)引導悅眾練習關懷他人的技巧。謝云洋老師(左)引導悅眾練習關懷他人的技巧。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知道不等於做到。」張莉娟老師叮嚀悅眾們,有了共識和目標,最重要的是行動,並以「I can, I care, I change.」勉勵眾人,勇於承擔和改變,有了個人小小的好,便能成就大大的好。


建立「悲智和敬」的團隊共識,進一步由資深社工謝云洋老師講授實用的關懷課程「助人技巧」。「關懷就是兩件事,聽得懂對方說的,說對方聽得懂的。」簡單明瞭的原則,也提醒眾人在關懷他人時,隨時覺察自我,「是我的想要?還是他的需要?」


關懷別人要抱持同理心、真誠心,同時也要有敏感度,像平日常來道場的菩薩,如果突然沒來,便需要主動去了解與關懷。謝云洋老師以放鬆一點,欣賞、鼓勵與支持,勉勵悅眾用一起學習的心態,永遠抱持信心,營造團隊的良善循環。

陳玫娟楊仁惠陳瑞王育發、陳玫娟

TOP